撫松縣萬良鎮(zhèn)大方村位于大山深處曾是萬良鎮(zhèn)最貧困的山村之一。近年來,該村利用當?shù)厣鷳B(tài)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農田栽參,帶動當?shù)亟洕鸁òl(fā)活力,鋪就了萬良鎮(zhèn)百姓的小康路。
2020年,人參喜獲豐收,有不少人提前來到大方村定參,村民李有義就迎來了預約看參的客戶。
客戶交口稱贊,老李信心滿滿。李有義種植了23畝大田參,是大方村名副其實的種參大戶,65歲的老參把式談起人參滿懷感情。早在掌握大田栽參技術以前,李有義和老鄉(xiāng)們一樣,種的是林下參,與大田參不同,林下參種植注重原生態(tài)種植環(huán)境,規(guī)模小,生長周期長,雖然產出的人參營養(yǎng)成分豐富,但增收見效慢,參農長時間見不到回頭錢。
上世紀80年代,吉林省放開人參市場,省內人參種植產業(yè)缺乏規(guī)劃,品牌混亂的短板暴露出來,加上外部資本趁機涌入,打壓人參價格,使吉林參農一度遭遇人參不如蘿卜價的尷尬局面,老李一家也在那個時候經歷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
1992年,萬良人參交易市場啟用,有了統(tǒng)一管理,市場相對穩(wěn)定有序,參農的心里有了譜。2011年,大方村村委組團外出學習,從吉林省人參研究院帶回了大田種參技術。農田還能長出人參?要在村里推廣大田參種植,老百姓一開始并不買賬,轉機源于村里制訂了大田村發(fā)展規(guī)劃,村委會牽頭成立了大田參推廣團隊,帶著請來的種植專家挨家挨戶勸說,面對面算經濟賬,免費開辦大田參種植培訓班,指導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鎮(zhèn)里還為大田參種植提供補貼,作為兜底保障。
科學種植的大田參經過3至5年就能見收成,品相和藥用價值雖然稍遜于林下參,但隨著近年來消費市場對醫(yī)藥健康產品的增加,大田參的效益也逐年走高,老李是最早一批大田參的受益者,他承包的參田去年收益不錯。
如今的李有義一家翻新了大瓦房,添置了小汽車、挖溝機,日子越過越有奔頭。跟李有義一樣,如今大方村已有八成以上的村民種植了大田參,嘗到了致富奔小康的甜頭。
(來源:長白山日報)
(編輯: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