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繁華的城鄉(xiāng)生活都靜了下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也是一場時不我待的抗疫阻擊戰(zhàn)。
3月7日,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新湖鎮(zhèn)林家村黨組織按照上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組織全村黨員、村社干部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呼吁村民踴躍報名“抗疫志愿者”,為整個抗疫戰(zhàn)爭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中,林家村加信東村民韋杭同學看到消息時,第一時間來到村部,他說:“我要報名抗疫志愿者,現(xiàn)如今我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黨員必須要沖在第一線,這是使命與責任,也是黨對我的認可與肯定,更是一名黨員同志的義務”。韋杭同學此輪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中主動請纓,積極投身于抗擊疫情的工作中。
韋杭同學1998年出生在新湖鎮(zhèn)林家村加信東屯,家境貧苦,10歲時身患慢性腎病至今14年間一直還在保守治療,疫情發(fā)生后韋杭同學第一個報名參加抗疫志愿者,村領導考慮到韋杭同學的身體因素決定讓其從事一些簡單的宣傳保障工作,但韋杭同學堅決要求將其派到第一線。3月8日,是韋杭同學上崗的第一天,布置現(xiàn)場,發(fā)放物資,熟練的操作軟件設備,為林家村915名村民進行信息錄入,一人站好一班崗,保證全員核算檢測快速有序的進行,矮小的身軀也承擔著巨大的責任,面帶笑容的話語,指引前行的手勢,真切的體現(xiàn)了一名合格志愿者的盡職盡責。3月12日晚8:40分,進行核酸檢測系統(tǒng)調換,在網絡上進行視頻學習、答疑,晚12點鐘開始入睡,3月13日早5點又起來到村部進行系統(tǒng)登錄,設備調試,培訓人員,保證每名信息錄入人員對系統(tǒng)的熟練使用。3月14日晚8:58分,長春市疾控中心分配過來排查電話,他又穿好衣服,來到村部,晚上12點半才回去繼續(xù)休息,早上鬧鈴響了,新一天的工作又開始了!隨叫隨到,時刻待命,放下碗筷,穿衣就走的日子延續(xù)至今,且仍在繼續(xù)。
韋杭同學永遠都是第一批到村部,最后一批離開。哪里有需要,他就站在那里,穿上防護服,沒時間吃飯和上廁所,凍僵的手、笨重的防護服、額頭的印子、結冰的防護面罩和口罩、眼鏡的水汽、無數(shù)次的指引“請前往采樣區(qū)”,一有休息間隙,他就找一個椅子癱坐上面,有人打招呼,他就會心一笑。進入3月20日以來,他還加入了流動采樣組,去快速路的工地為27名外地工人進行信息錄入,口音不同,溝通不變,他便耐心傾聽,去逐步理解,并且安撫他們由于疫情產生的焦躁情緒,讓他們把這里當成家,同時也收獲了認可與信任。為林家村大棚園區(qū)67名居民發(fā)放抗原試劑盒,多為老人,且有手腳行動不便,他便逐一講解用法,個別還需親自幫助操作、示范。劉玉玲老人還夸他說:“小伙子真棒!”每天走訪及核酸采樣結束之后,大量數(shù)據(jù)電腦錄入的工作還要繼續(xù)到半夜。一旦上級部門發(fā)來千八百人的協(xié)查通報,工作就將進行到凌晨。
有一次村書記問他這些天工作感覺怎樣,他說:“辛苦但也值得,每天都很有意義,也很充實”。韋杭同學在他的個人記錄中寫道:“防疫工作讓我真切的體會到了集體榮譽感和戰(zhàn)疫必勝的決心,同時也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磨練了自己的性子,也掌握了一定的防疫知識,更要感謝各位叔叔大伯,哥哥姐姐對我的關心和在工作中的指導,讓我更快的成長起來。愿春來,疫去,山河無恙;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好;愿城市街道,車水馬龍,繁華依舊!愿人們臉龐,脫掉口罩,笑容綻放!”(李丹)
(來源:中新網吉林)
(編輯:王思博)
|